图片
夏季水草丰茂,天地之间的阳气达到最盛,人体与自然相感,也达到了鼎盛,这时候,就有能力把身体里的垃圾往外推,加上长夏容易生湿,水果丰富,外邪加内鬼,就爆发了各种皮肤病:湿疹、荨麻疹、脚气等。首先,不要害怕反应,有能力反应是好事,这些垃圾、湿浊,如果没有能力推出来,堆在体内久了,影响气机的运转,容易变成结节、肿瘤。其次,要忌口,水果一定要煮熟吃,不能直接生吃,如果你自认为阳气足,能够运化,也请浅尝辄止。那你要问了,怎么知道自己能不能运化呢?很简单,看你第二天排的大便,粘不粘马桶,如果粘了,说明生湿气了,如果不成形便溏,那就是湿气很重。点根艾条灸肚脐,艾条火很小或老灭,或者肚脐眼里都是水,不用说,都是湿气。看看舌头,上面都是水,苔厚腻,也是湿气重的表现。症状方面:头脑昏沉,腿沉重,没精神,各种皮肤疹子,痒。那么,如何调理?皮肤病的问题,都可用宣宾老师的美容四穴和艾灸肚脐:图片
皮肤病的克星:美容四穴和灸肚脐(二)图片
记得我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每天在课堂上挤水泡,手上长满,脚上也是,一直长到膝盖。
后来父亲找来雄黄给我涂,手上再也不长了,腿上也不长了,只剩脚丫子,每年夏天,溃烂流水,痒得不得了。回想往昔种种,我能活到四十多也不容易。
2020年起,接触宣宾老师的外治法,每当长小水泡,就掐八风八邪,立马就会好,但是不断根,容易复发,今年,我很认真地每天按脾经,阴陵泉,就再也没长水泡了,脚丫子不开裂了。
所以,我建议您每天睡觉前都按按黄金线,尤其是脾经,健脾祛湿助运化,还可以安眠,下面这个是我每天睡觉前的功课,供参考。图片
脾经上有个最重要的穴位,就是阴陵泉,宣宾老师的外治体系中,无论是泌尿五穴,还是美容四穴,都有它,这个穴位很强大,但藏得深,您可能刺激不到位,来看看视频学习一下:图片
按上一段时间后,大便就从不成形到成形,再到紧致。祛湿的中药方面,可以用参苓白术散(同仁堂),有中成药,也可以自己网上搜索,照方抓药。小朋友喜欢吃甜的,可以用参苓健脾胃颗粒(云南白药或昆中药生产)。苔白加桂附地黄丸、尽量买大厂品牌,不知名的小厂用药质量不能保证。图片
当肚子里水湿很多,代谢不了,摇晃肚子就会有咣当咣当的声音,这个水饮如果往上冲,就会引发眩晕(西医称为耳石症)、心慌心悸、水肿等,看舌象是水滑舌,同样推荐黄金线,按美容四穴(阴郗、少海、阴陵泉、隐白)水泉、仆参、尺泽、胸腹穴(234趾缝痛点),三孔灸盒竖放,艾灸中脘、水分、肚脐。图片
图片
图片
中药方剂推荐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苓桂术甘汤
1. 经典出处: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67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2. 历代注疏: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此方治中阳不足,水饮内停。
茯苓淡渗利水,桂枝温阳化气,白术健脾燥湿,甘草和中,为痰饮病之祖方。”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水饮停于心下,阻遏清阳,非此方不能通阳化饮。”
李可老中医:“此方加附子、泽泻,可治少阴阳衰之寒饮;合真武汤,疗水邪凌心之悸喘。”
3、方剂组成:
原方比例:茯苓12g,桂枝9g,白术6g,炙甘草6g;
现代常用量:茯苓30-60g,桂枝10-15g,白术15-30g,炙甘草10g。
4. 煎服法:诸药同煎,文火40分钟;李可经验:水饮重症煎汤代水,一日夜连服2剂。
此方为“温阳化饮”之圭臬,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经旨。
临证时须紧扣“阳虚水停”之病机,凡见眩晕、悸动、呕逆、浮肿者,无论外感内伤皆可化裁。
现代应用于心脑血管及代谢性疾病时,尤需把握“气化水行”之枢机,以脉证为眼目,方可收阳复水平、拨云见日之效。
看一个案例:图片
图1:这位女士,经常头晕恶心,先推荐了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后来还是头晕,我看到舌面水特别多,就推荐了苓桂术甘汤+泽泻饮。图2:几天后,头晕好多了,舌面也干燥了些,但是参加酒席,吃得量多了些,苔有点厚。图3:某天吃了海鲜和水果,湿气又起来了,舌苔又变潮湿了,只好故技重施。图4:又一次温阳化饮后,头晕改善,舌面的水湿也随之好转。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脾肾阳虚导致的头面、脚水肿,可用真武汤+五苓散,温阳化饮,恢复身体的代谢,具体方剂组成自己搜索了解。图片
END宸熙的小店古法红糖|潞党参黄芪|三年陈艾野生山茶油|刮痧板|九蒸九晒熟地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欣旺配资-股票杠杆网-郑州股票配资网-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