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梦晴李庆都通讯员张伟王丁
6月3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出通知,公示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德州市平原县高效复合肥特色产业集群入选。
在平原县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复合肥产业集群犹如一颗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历经风雨洗礼,逐渐长成了枝繁叶茂的产业巨擘。龙头企业引领,向“新”向“绿”发展……这里形成了过百亿规模的复合肥产业集群,成为全国肥料产业聚集度最高的三个县市区之一。
从萌芽到繁茂的发展之路
7月15日,踏入平原县化工产业园,“行业标准起草单位”等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彰显着平原县复合肥企业走在行业前沿的底气,当下虽处于生产淡季,但生产活动依旧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里生产的复合肥,既蕴含着农作物茁壮成长的希望,又交织着科技与创新碰撞迸发的磅礴力量。
时光回溯到2007年,彼时的复合肥产业尚处于萌芽阶段,平原县仅有寥寥几家复合肥小企业,产业规模小、链条短,在市场竞争中犹如沧海一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然而,平原县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复合肥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凭借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开启了产业集群的培育之路。
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精准招商下,2007年,史丹利(002588)化肥(平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史丹利”)落地平原县,以此为起点,平原县之后开启了招大引强的精彩篇章,嘉施利(平原)化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施利”)、德州恩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恩宝”)、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施”)等众多复合肥龙头企业纷纷在平原县落地生根,为产业集群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丰富的产品、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广阔的市场渠道。
“复合肥本身利润空间并不高,且成本主要集中在物流环节。当时也是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终选择了平原。”恩宝董事长杨新峰表示,在平原县切实感受到诸多显著优势: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原料采购变得更为便捷高效;同时,平原县完备的化工配套基础设施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在营商环境方面,从企业注册到最终投产,相关部门在手续办理等各个环节均给予全程指导与协助,极大地缩短了建设周期,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平原县科工信局党组成员魏明浩介绍,如今,平原县已经形成以阳煤化工(600691)氮肥产品为肥料上游源头,茂施包膜材料、包膜控释尿素、控释肥生产为中游产品,延伸到可满足史丹利、嘉施利等企业的下游产品,一条从氮肥生产到包膜材料、包膜尿素、控释肥、掺混肥的完整产业链逐渐清晰并日益完善,产业规模实现了质的飞跃。
平原县复合肥产业集群蓬勃发展,已然彰显出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与规模优势,为集群内的企业带来了诸多发展红利。
史丹利对此深有体会,副总经理张立杰表示,在物流方面,成功吸引了众多物流资源汇聚,降低了物流成本;在人才领域,良好的产业氛围有利于吸引专业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智慧力量;同时,集群内企业间技术交流密切,相互学习、交流参观等频繁开展,促进了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创新氛围的营造。
恩宝同样与其他企业展开了广泛且深入的合作,涵盖原料互供,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等,此外,恩宝还积极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升级、带动增值肥料发展、拓展肥料应用范围等。
面对行业内卷的企业突围
在采访中,杨新峰提及“行业内卷”一词,直指当下复合肥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他表示,如今,普通复合肥市场已趋于饱和,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若继续在传统赛道上徘徊,将难有立足之地。在此背景下,转换赛道、开发特色产品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
恩宝便是行业转型浪潮中的弄潮儿,在海藻酸肥料领域,堪称扛鼎者。“我们从2009年就开始探索研发海藻酸肥料技术。”杨新峰回忆道。恩宝联合中国农科院、烟台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院校,成功从海带中提取出海藻酸。
“产品好用不好用,老百姓更相信眼见为实。”杨新峰说,恩宝通过对比实验等方法证明,使用海藻酸肥料能够显著促进作物增产并提升品质:小麦使用海藻酸肥料后,亩产量能增加5%——15%,淀粉含量也明显增多;在经济作物种植中,海藻酸肥料的优势同样显著,使用海藻酸肥料后的葡萄上色均匀,糖度提高5%——8%,口感更佳。而且,其高效性也十分突出,一亩地葡萄仅需使用100公斤海藻酸肥料,而使用其他普通肥料则需150公斤。
恩宝深知研发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每年在研发上投入数百万元。同时,积极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生产一线,将科研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确保产品始终紧跟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如今,恩宝的产品类别涵盖了海藻酸高塔复合肥、海藻酸挤压氨肥、海藻酸增效钾肥、海藻酸药肥、海藻酸水溶肥料等100多种,可满足全国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用肥需求,2024年销售额达到8个亿。
同样踏上转换赛道、开发特色产品之路以谋求突围的,还有茂施这一行业参与者。
董事长钟成虎创业前长期在化肥领域深耕,敏锐地察觉到产能过剩的信号。于是,创业时,果断把控释尿素作为了突破口,当时的缓释肥领域还是一片未知的蓝海,茂施成为了行业内率先“吃螃蟹”的先锋企业。
据悉,其核心的包膜技术,如同为氮素安装了“智能调节器”,能让氮素按照作物的需求缓慢释放,实现养分供给与作物吸收的精准同步,成功突破了传统尿素“前期过量、后期不足”的局限,成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得力助手。“普通尿素三到五天就释放完毕,而控释尿素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将释放时间精准控制在60天、90天甚至120天。”采购部经理李超说。
并且,使用这种带“包衣”的控释尿素,后期无需追肥,在整个生长周期只需撒一次尿素,玉米、小麦、大蒜、水稻等众多作物都适用,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还降低了成本。使用后,作物叶茂繁盛、根茎粗壮,产量显著提升。时光流转,如今的茂施已成长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控释尿素生产企业,在2024年,其产值成功突破20亿大关。
面对产能过剩的形势,史丹利今年上半年却逆势而上,增加了22万吨产能,且销量不降反升。张立杰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应对行业挑战的策略,一方面,凭借资源、资金与品牌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强化供应链韧性,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升级生产线,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改变原有的粗放型生产,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复合肥行业目前确实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产能正加速向大型企业集中,行业进入整合阶段,集中度将持续提升。”在张立杰看来,人工成本上升促使企业增加自动化投入,推动生产升级,落后产能在这场变革中难逃被淘汰的命运,竞争的白热化将推动行业走向深度整合,促进规模化发展。
贯穿生产全周期的绿色理念
除了在多元化赛道上铺展产品生产画卷,于生产线升级中勾勒发展新轮廓,平原县复合肥产业还坚定不移地朝着绿色发展方向迈进。
在能源利用与生产优化方面,平原县复合肥企业各展所长。史丹利积极引入光伏绿电,为生产注入清洁动力,从能源源头为绿色发展奠定基础。恩宝则聚焦生产过程的绿色化,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实现生产中无“三废”排放,同时大幅减少电耗与气耗,让生产过程更加清洁、高效。
在产品类型上,史丹利在有机肥与无机肥领域均有绿色创新成果。张立杰介绍,一方面,相比动物有机肥,史丹利矿钾有机肥展现出显著优势,成功规避了动物有机肥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等不良因素,为作物构建起更为安全、优质的养分供给体系,同时可以改善土壤,进而降低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另一方面,在无机肥中加入矿源黄腐酸钾,具有促进植物生根、改良土壤结构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等多重功效。
茂施采用的生物基控释肥技术同样亮点十足,其包膜材料生物可降解,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绿色环保,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恩宝研发生产的海藻酸类产品本身就是生态环保的绿色增值肥料典范,杨新峰表示,通过添加海藻酸,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肥料利用率,这不仅有效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还缓解了因化肥性能不佳引发的部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有力推动了农业“两减一增”等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
在多年发展进程中,平原县复合肥产业从最初零散的小规模生产,逐步迈向了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道路,在应对行业内卷时积极转换赛道,在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绿色理念,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与成长。
“此次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为平原县复合肥产业带来重大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锚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目标,加大创新投入,推进绿色生产与智能改造,全力推动复合肥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魏明浩说。
欣旺配资-股票杠杆网-郑州股票配资网-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