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光顾着拉拢赵云,结果没注意到另一位勇猛的将领,要是让他来守徐州,效果能顶上两个张飞。
公元194年,刘备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告别了同门师兄公孙瓒,转而投奔徐州的陶谦,想借此与陶谦交好。刘备心思敏锐,在公孙瓒手下待了一段时间后,便看透了这位师兄的为人,深知公孙瓒不会重用自己,只给了平原小县城这点地盘,发展空间实在有限。因此,刘备决定放手一搏,放弃在河北的基业,转而南下前往徐州。但有得必有失,刘备当时势力微弱,难以留住猛将,比如田豫就在这时离他而去。
《三国志》里说,那时刘备自己手下有一千多士兵,还有幽州乌丸等地的杂胡骑兵,又收拢了几千饥民。这样算来,当时刘备的队伍还不到一万,也就几千号人。后来陶谦给了刘备四千兵马,这显示出陶谦对刘备极为信任和看重,甚至把整个徐州都交给了刘备。在这段时间里,刘备还领兵做了一件事,就是攻打管亥,解了北海孔融之围。
刘备带着不多的兵马,豁出一切去拼,先后和孔融、陶谦这两位有名的大官结识,让自己的名气更响了,这就是用小本钱赚大回报的政治智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刘备身边除了关羽、张飞两位结义兄弟,还有三名大将也跟随过他。
其中一人是田豫,据《三国志》所写,刘备当上豫州刺史后,田豫因母亲年迈想回家照顾,便向刘备辞行,刘备哭着与他分别。田豫最终还是离开了刘备,毕竟他不想离家太远,得回去侍奉老母亲,不像关羽和张飞那样,没什么家人的牵挂。
其中一位是赵云,据《三国志》所述,赵云因兄长去世,向公孙瓒请假回家,刘备知道他不会回来了,便握着他的手与他告别。后来刘备意外地再次与赵云重逢,原本刘备以为自己和赵云失之交臂了。不过,刘备确实曾试图挽留赵云,赵云当时说:“我绝不会背弃道义。”由此可见,刘备确实曾努力拉拢赵云。
还有一个常被大家忽略的人,就是太史慈!太史慈是东莱郡的人,他为了帮孔融,一个人骑着马冲出去,去找刘备的军队求救。这说明那时候太史慈和刘备就认识了,还一起打过仗呢。《三国志》里写着:太史慈到了平原,对刘备说:我,太史慈,东莱的一个普通人,和孔融既不是亲戚也不是同乡,就因为名声和志向走到一起,有同甘共苦的情谊。太史慈会去找刘备,说明他还是觉得刘备这个人挺靠谱的。
可惜那时刘备没能将太史慈留下,毕竟他那时势力单薄,太史慈最终决定继续往南,投奔了同为东莱郡人的扬州刺史刘繇。论实力,刘备当时确实比不上刘繇,留不住太史慈这样的猛将实在遗憾,不然让他守徐州,肯定不会因酒误事,能力上绝对能顶俩张飞。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欣旺配资-股票杠杆网-郑州股票配资网-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